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医院动态>>技术创新
“小小”转流支架,让直肠癌患者避免二次手术
文章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8日 作者:梅州市人民医院

近日,我院胃肠外科成功为一名53岁的女性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支架法肠道转流术,这一技术不仅为患者去除了病灶,还避免二次手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与经济负担。

腹痛2月竟是直肠癌  新技术避免二次手术

患者陈姨腹痛不适已经2个多月了,来到我院就诊,经过肠镜检查和活检,被确诊为直肠中分化腺癌,肿物距肛门约5cm,属于低位直肠癌,磁共振检查分期为T2N0M0,即相对早期,未发生广泛的扩散或转移,手术切除肿瘤是最佳的治疗。

我院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后,吴祖光副院长指导胃肠外科刘宏涛医疗团队为患者实施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根治支架法肠道转流术,也就是通过在回肠内置入可降解材料制成的肠道转流支架,并使用可吸收缝线将肠管固定在支架上,在其上游回肠内放置蘑菇引流管。

该技术术后食糜通过回肠时,会被支架中的隔膜片阻挡,无法进入下游结肠,而是通过蘑菇引流管引至体外。约4周后,低位肠吻合口已经愈合,而转流支架也在人体内完成降解,肠道恢复了通畅,适时拔除蘑菇引流管即可,避免第二次造口回纳手术。

手术顺利完成,患者术后进行流质饮食,术后1周复查造影,造影剂无法进入下游结肠;术后3周复查造影显示支架中隔膜片部分降解,部分造影剂进入下游结肠,恢复良好。

新技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吴祖光副院长介绍:在传统的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下保肛手术中,为了避免吻合口瘘,往往需要进行预防性造口,后期还要进行关瘘手术;加之无论是回肠造口还是横结肠造口都可能引起造口狭窄、造口旁疝、造口脱垂等并发症,住院时间延长、手术费用增加及患者要经历两次手术的痛苦。而且患者直肠癌切除术后到关瘘手术这段时期,需要背着一个“粪袋”生活,严重影响了术后的生活质量,而新技术正好避免了以上的问题。

刘宏涛副主任医师介绍,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常发生于术后1-2周左右。这项新技术肠道转流支架在4周左右才降解,小肠食糜通过回肠末端时被支架中的隔膜片阻挡不能进入结肠,相当于直肠吻合口“休息”3-4周,可以彻底长好,大大降低了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这项新技术在我院胃肠外科成功开展,为中位、低位直肠癌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

关键词:暂无
梅州市人民医院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线索
举报电话:2205101
邮箱:mzrmyydb@163.com

粤公网安备 441402020000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