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医院动态>>医院动态
普及护理PICC技术 “一针治疗”惠及患者我院主办粤闽赣边区“安全静脉治疗及PICC患者规范管理”培训班
文章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21日 作者:梅州市人民医院

广东省静脉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陈利芬副主任为学员授课

参会学员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2014年国家卫计委颁发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和省卫计委有关静脉治疗安全目标管理要求,1018-19日,我院举办为期两天的“安全静脉治疗及PICC患者规范管理”培训班。培训班邀请省内知名的静脉治疗管理专家、临床一线专家前来授课,来自江西、福建、普宁、揭阳、龙川及梅州各县区250名护理学员接受了培训。

“一针治疗”,减轻病人痛苦

据统计, 2012年全国输液130亿瓶,人均达到10瓶之多,90%的住院病人需要接受静脉输液治疗。作为对人体的一种侵入性操作,治疗持续时间较长,输液不可避免地存在可能发生损伤、感染、过敏等意外风险,因此,正确评估静脉输液治疗方式,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成为实现安全输液的重要举措。

今年5月,国家卫计委医政司出台《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从护理操作、文书记录到感染控制以及设备、工具选择和穿刺部位的护理维护、并发症处理、专业人员培训等方面,对临床静脉输液进行了全面的规范。

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静脉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陈利芬副主任表示,随着输液技术和器械的发展,静脉输液不再囿于传统的外周静脉输注方式,实现安全输液。首先要转变观念,变被动静脉治疗为主动静脉治疗,从治疗开始,就应该为患者制定一个完善的血管通路规划,来满足他的治疗需求。

对于需要中长期输液的化疗、重症等病患,如采用传统的外周静脉给药,反复穿刺将增加病人痛苦,也加重他们的经济负担,为此,临床现多用PICC置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满足这部分病患的需求。"一针完成治疗,有效减少感染机会,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工作更有效率,病人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也提高了”陈利芬说。

普及技术,造福基层病患

根据《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PICC置管要求有5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并经PICC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以及考核合格的护士才能开展,护士还应定期接受培训,对患者和陪护人员进行静脉治疗相关知识的教育。

培训会上,广东省护理学会静脉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范育英护士长专题讲授了《PICC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同时,梅州市人民医院PICC置管技术经验丰富的张英燕等护士长和专科护士,也就PICC临床运用的具体问题,同学员分享。

我院护理部刘小川主任介绍,医院对本院PICC置管技术的培训已经形成常态,此次培训班是首次面向粤闽赣三省护理人员举办的大规模培训,目的在于普及安全静脉治疗的理念,为梅州及周边地区的护士进行PICC置管规范操作的培训,使更多的病人能够得到该项技术的规范服务。“这对在基层医院就医的病人尤其具有意义,基层医院的护士掌握了该技术,可减少病人来往大医院的奔波辛劳。”

技术规范,粤东先进行列

据了解,我院早在2003年即开展PICC置管技术,至今累计开展病例数超过4000例。由于操作严谨规范,技术得到病人的普遍认可,仅今年1-9月份,开展PICC总数已达894例,其中护士采用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穿刺达到435例,新生儿也占到了97例。

20138月医院专门购置配套的B超设备,用于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开展B超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对于某些血管不容易找的病人,在B超引导下进行精准置管,明显减轻患者打针的痛苦。除了重症病人,PICC置管技术在新生儿也广泛运用。对早产的危重新生儿,常规的外周静脉输注无法给药,建立PICC静脉通道,就成了新生儿赖以生存的唯一生命线。目前医院做的新生儿PICC置管,最低体重仅为600g

由于PICC置管常规需要每周接受一次专门的导管维护,为方便病人接受PICC置管的护理,医院专门开设首个“PICC导管护理”门诊,由取得PICC置管资质的护士长和青年护理骨干,轮流坐诊,让病人在门诊就能享受到专业的护理服务。目前,导管护理门诊平均每月接受PICC置管护理病例近400余人。2015年将建立粤闽赣边区“PICC”维护网络平台,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

关键词:暂无
梅州市人民医院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线索
举报电话:2205101
邮箱:mzrmyydb@163.com

粤公网安备 441402020000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