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医院动态>>医院动态
心内一科开展“烟窗”支架新术式更多腹主动脉瘤实现微创治疗
文章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05日 作者:梅州市人民医院
 

我国腹主动脉瘤发病率约3%5%。对患者来说,动脉瘤就像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危及生命,必须尽早手术解决。近年来,腔内隔绝术实现了动脉瘤的微创治疗,然而,由于腹主动脉瘤常常牵涉到肾动脉,传统的腔内隔绝术并不能满足治疗所需。

针对此种情况,近期,我院心内一科开展了腹主动脉瘤“烟窗”支架手术,这种新技术通过导管预留的“窗口”给邻近瘤体的供血动脉植入支架,既隔绝了瘤体,又保证了重要腹腔脏器的血液供应。该项技术的实施,进一步扩大了腹主动脉瘤微创治疗的适应范围。

首例病例:老人腹有大动脉瘤

今年10月份,56岁的王大爷因患肾结石,从兴宁老家来到梅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打算进行碎石治疗。在肾彩超检查过程中,医生无意中发现其腹部脐中位置有占位性病变,最终确诊为腹主动脉瘤,而且瘤体的最宽处直径已达6厘米,这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据王大爷描述,今年以来他总感觉到腹部疼痛,下肢行走乏力,但一直以为是结石的问题,没有太在意。实际上,动脉瘤的直径达到5厘米时,破裂的危险性即明显增加,直径6厘米的腹主动脉瘤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瘤体一旦破裂,患者会在几分钟内因大量出血而死亡,十分凶险。

经过进一步检查显示,王大爷的腹主动脉瘤与肾动脉挨得非常近,常规的内科介入和外科手术操作上都非常困难。心内科马上联系心外科,对病患进行会诊,经过专家讨论,决定由心内一科李存仁主任为王大爷施行腹主动脉瘤“烟窗”支架手术。

据了解,这是全市首例进行此类覆膜支架治疗动脉瘤手术,省内能开展此类技术的医院也寥寥可数,标志着我院在腹动脉瘤的治疗技术走在全省前列。手术很顺利,王大爷术后第2天就下床活动,术后第四天即出院返回兴宁正常生活,随访情况良好。

“烟窗”技术重建腔内血管

“腔内血管隔绝技术已经成为治疗腹主动脉瘤的常用方法。”心血管内一科李存仁主任介绍,临床上,微创腔内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显著特点,而且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许多不能耐受传统手术的高危患者也因此得了治愈机会。

然而,在所有的动脉瘤中,腹主动脉是最难处理的,一方面是瘤体比较粗大,介入支架在选取上比较困难,另一方面,腹主动脉瘤常常紧挨着左右肾动脉,操作稍有闪失容易误伤肾动脉,而肾动脉是肾脏血供的主要来源。

因此,传统的腔内隔绝术要求腹主动脉瘤距离肾动脉足够远,对于腹主动脉瘤紧挨着肾动脉的病例,往往无能为力。现在,“烟窗”技术很好地弥补了这个缺陷。据了解,“烟窗”技术是在术前充分研究CT图像的基础上,获得肾动脉和其他内脏动脉与动脉瘤的位置关系,通过微创介入手术将动脉瘤隔绝,同时经预留的“窗口”在重要的内脏供血动脉内再植入一个带薄膜的支架。这样,既能阻止动脉血流对瘤壁的冲击,避免瘤体发生破裂的危险,又保证了重要腹腔脏器的血液供应。

“对于部分因锚定区域不够而无条件行腔内隔绝术的腹主动脉瘤,‘烟窗技术相当于把锚定区往上延伸,从而创造了微创手术的条件。”李存仁解释,“烟窗技术不单单是一个血管腔内修复术,也是一个血管腔内重建的过程,在对动脉瘤进行治疗的同时,确保了重要血管的畅通,相当于将血液重新引导到了正确的流向。

链接:

腹主动脉瘤多源于动脉硬化

常规体检可及早发现病变

由于腹主动脉瘤在症状上通常没有特殊表现,患者不会感觉到明显的痛、胀等症状,所以常常被忽视。李存仁主任建议,有条件的人群应该在50岁以后开始进行专项体检,定期进行腹部彩超、CT等检查有助于发现腹主动脉瘤。

调查显示,伴有动脉硬化的人群中,动脉瘤的发病率相对更高,而且男性发病率远高于女性。腹主动脉瘤其实是腹主动脉本身的一种扩张性疾病,中老年人患有动脉硬化,容易造成动脉管壁的薄弱,在巨大的动脉血流压力冲击下,管壁发生局限性扩张,便诱发了动脉瘤的产生。

“高龄、肥胖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都属于腹主动脉瘤的高发人群,在平时更应定期检查,以便尽早发现腹主动脉瘤,从而赢得治疗的时机。”李存仁表示,一旦发现腹主动脉瘤,不宜剧烈活动,避免生气急躁,减少外因引起腹主动脉瘤的破裂,并尽早就医手术。术后,患者还应定期门诊复诊,常规服用肠溶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药物,以防止继发性血栓的形成和改善下肢缺血。

   李存仁特别提醒,预防动脉瘤的发生,还须从预防动脉硬化着手,包括限制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类食物的摄入,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
关键词:暂无
梅州市人民医院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线索
举报电话:2205101
邮箱:mzrmyydb@163.com

粤公网安备 441402020000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