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医院新闻>>医院动态
党旗辉映下的生命守护者:梅州市人民医院医生团队用爱和精湛技术诠释医者担当
文章来源:转载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9日 作者:掌上梅州

从疑难重症的攻坚克难,到日常诊疗的默默坚守;从手术台上的生死时速,到病房床前的细语叮咛……一直以来,梅州市人民医院医生团队在党旗的召唤和引领下,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用医者担当弘扬红医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党业融合”的深层含义:党建不是口号,而是融入每一次心跳守护、每一帧影像研判、每一句患者关怀的生命实践。

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梅州市人民医院5名医生亲身讲述从业多年来与死神抗争、为生命助力的经历。让我们一起聆听这些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感人故事,感受他们“德馨于行,技精于勤”的不懈追求。

杨海坤:巧手仁心的妇科微创先锋

 

“很棒,恢复得很好,今天下午就能出院,回家后记得按时复查。”清晨7时许,梅州市人民医院妇二科主任杨海坤已穿梭在病房中,这句常挂在嘴边的“夸夸词”,让患者李阿姨瞬间缓解了焦虑。作为有着27年党龄的老党员,杨海坤的工作日常,是“为人民服务”宗旨最生动的诠释。

2001年从广东医科大学毕业后,杨海坤便扎根梅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一线。“党员不仅是身份,更是责任。”他始终记得入党时的誓言,满腔热忱为患者服务,认真、亲切、可靠是患者对他最真实的评价。“只要患者需要,他都随叫随到、毫无怨言。为了能让更多患者得到救治,他放弃中午休息的时间,每天至少工作10余个小时。无论节假日,几乎一年到头都能在医院看到他的身影。”同事口中的“他”,不仅是他们行医路上的引路人,更是学习的榜样!

凭借对妇科微创技术的深耕,他率先在国内开展“全程全免举宫的腹腔镜下早期宫颈癌根治术”,率先在粤东地区开展盆腔廓清术和腹腔镜下妇科恶性肿瘤治疗,这些新技术达到省内乃至国内先进水平,并填补了市内多项空白,让梅州患者无需奔波外地就能享受国内顶尖的微创治疗。

最让他难忘的,是5年前接诊的一位患有多发子宫肌瘤的华裔患者。这位早年从梅州移居美国的女士,听说家乡梅州市人民医院是全国百强医院,妇科微创技术国内顶尖,特地从美国回来治疗。她跟医生说,起初在美国医生说需要切除子宫才能治愈,还要排队等待一年以上,没想到在这里仅需3天就解决了大问题!而且还保留了子宫,让她如释重负。杨海坤主任用微创技术为她精准剔除了10多个肌瘤,专家团队在密密麻麻的血管间精准操作,如同“雷区排雷”,术后仅三天就康复出院了。

如今,杨海坤带领团队开设妇科超微创诊疗中心,优化流程让异常子宫出血、宫颈息肉等患者当天完成诊疗。“践行医者使命,不负患者所托”是杨海坤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说:“每次看到患者康复出院时脸上的笑容,我就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充满了意义。未来,我将继续用我的医术、爱心和责任,为更多患者带去健康与希望。”

杨敏:胸痛救治争分秒,守护“心”健康30

 

今年是市人民医院心内四科主任、胸痛中心医疗总监杨敏从业30周年,2009年,他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回到了梅州,进入梅州市人民医院工作。从医多年,他深受患者信赖。“有一位患者已经86岁了,我在汕头时为他做了心脏冠脉支架手术。前段时间他又来梅州找我复诊,我建议推荐一位汕头本地专家给他,就不用那么奔波了。但是他不要,说跟定我了。这种绝对的信任,是我从医路上最大的鼓励。”杨敏感慨地说着。

作为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在杨敏团队和相关科室的共同努力下,一套“多科室联动、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的急救模式逐渐成型:120接线员接到胸痛求助时,先通过症状初步判断心梗可能性,优先派车;院前急救人员携带心电图设备赶赴现场,若确诊为高危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立即同步联系院内急诊科、心血管内科、导管室;患者到院后直接绕开急诊科和心血管内科,直奔导管室手术——这套流程,最大限度争取了救治时间。

“国家要求90分钟内完成流程算合格,我们医院平均能控制在60分钟左右。”杨敏骄傲地说,胸痛中心创建以来,八年如一日全天候坚守,每年成功救治2000多名急性胸痛患者,用“硬实力”让数以万计的苏区群众重获“心”生。

此外,中心还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梅州市胸痛中心联盟,医院帮扶五华县明鑫医院、五华县人民医院、梅州市第二中医院等多家县级医院通过国家或省级认证,搭建起覆盖全市的胸痛救治网络。“现在不管是在梅城还是各个县城,心梗患者都能尽快得到规范救治,这就是我们建设胸痛救治网络的意义。”

黄喜文:用前沿治疗理念,点亮肿瘤病人生命之光

 

在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医护人员努力让患者得到最前沿、最有效的治疗,也将人文关怀和预后恢复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给予患者信心与希望。从业近20年,市人民医院肿瘤五科副主任黄喜文让不少患者重新燃起生命的希望。

“黄主任,我妈妈复查结果很好,谢谢您一直以来的鼓励,让我们能够有信心能够坚持治疗!”黄喜文曾收到一封2000多字的感谢信,一位肠癌晚期患者的女儿将妈妈在抗癌路上的暖心时刻诉诸笔端,令他感动不已。他仍记得,两年前被确诊为肠癌肝转移晚期的患者,本来家属和患者本人都快放弃治疗了,但经过我院多学科评估诊疗,发现患者虽属晚期,通过药物转化治疗缩小病灶后,仍有手术根治的机会,黄喜文鼓励患者,也跟他们耐心讲述治疗方案,团队用最新的用药理念和最优治疗方式为她治疗,患者至今复查情况都良好。“肿瘤患者不仅要治病,更要重拾希望。”他深知,晚期肿瘤对患者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医生给予患者的信心和人文关怀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

这份对患者最深切的关怀,也延伸到了对新药的前沿探索。自2019年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获得国家资格认定,特别是2020年完成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肿瘤科专业备案以来,医院专家团队开展了IIIIII期药物临床试验,涉及多个中国新上市或新获批适应症药品。黄喜文带领团队也参与了多项药物临床试验,“当晚期患者对现有药物产生耐药性,临床试验中的新药,可能就是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他深知其中的重量。医院将受试者的安全和权益置于首位,黄喜文和团队也始终恪守这一准则。参与试验,不仅让一部分患者有机会接触到国内外最前沿的治疗方案,争取转机,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他们沉重的经济负担。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要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融入诊治的每一个细节,用我的医术和爱心,为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这是黄喜文在医师节写下的寄语,更是他矢志不渝的入党初心与行医信念。

承载着这份信念的市人民医院肿瘤科,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团队始终走在规范与创新的前沿,依据国际国内最新临床研究证据,制定了标准化的肿瘤诊疗路径,并组建了肿瘤多学科专家(MDT)团队,通过联合会诊为每一位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科室极其强调精准诊断的力量,通过严谨的病理活检明确肿瘤特性,结合先进的影像检查和分子检测进行精准分期与分子诊断,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最坚实的科学依据。

陈湘光:黑白影像查病灶,抽丝剥茧护健康

 

精确诊断是成功治疗的开始,市人民医院CT一科主任陈湘光深知一份报告对一位患者、对一个家庭的重大影响。2001年,湖南人陈湘光毕业后从南京来到梅州市人民医院,扎根梅州24年。“初到梅州时,当地百姓对医生的尊重、院方对外地员工的照顾,让我决定留在这里。”

“早发现、早治疗。很多癌症如果能够在早期发现,是完全可以治愈的,所以我一丝都不敢马虎。”陈湘光说。严谨的态度,精准的诊断,让他为不少患者成功预警。16岁的花季少女,肺上有一结节,陈湘光综合分析后诊断其为早期肺癌,经治疗已痊愈;还有一位被其他医院诊断为良性肿瘤的患者,陈湘光看片子后坚持是肺癌并建议手术,最终诊断被证实。“这个病灶非常小,现有的1毫米图像不足以准确判断病变的性质,还需再进行更精细的靶扫描。”陈湘光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图像,语气坚定,凭着24年的经验在黑白影像中抽丝剥茧,并结合患者病情认真分析,耐心寻找危害人体健康的“元凶”。

很多人并不知道CT科的工作量,以为这更多是借助先进的医疗设备。“我每天要查看100 余位患者的报告,一些患者的CT检查图像可多达近千幅。我们科室的医生上班基本上都是对着电脑,从上班坐到下班。”陈湘光笑道:“大家的颈椎、腰椎可能多少有点问题。为了缓解腰椎痛,我在家还睡上了硬板床。”

从激光打印片到数字影像,CT片的材质在变,但陈湘光的初心一直未变。在他看来,党员为人民服务,医生为患者服务,这其实是一脉相承的。他将信仰和职业深度融合,通过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进一步增强以患者为中心的信念,继续用“火眼金睛”守护更多人的生命健康。

除了对患者负责,陈湘光还格外关爱科室同事。作为科主任,连续十多年,他都会在大年三十晚上到科室看望值班医生,送上新年祝福。“科室是个大家庭,党员要做好‘带头人’,让大家感受到温暖。”如今,CT一科连续11年被评为医院“优秀科室”,这份荣誉的背后,是陈湘光带领团队践行党员宗旨的坚守。

刘德忠:与死神竞速的“急先锋”

 

急诊科作为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的一线窗口,24小时在线,时刻处于“备战”状态,呼之即来,来之能战,随时准备和死神赛跑,为患者抢回生命。作为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刘德忠经历过无数次“与死神赛跑”,对此深有体会,每每看到患者求生的眼神和家属恳切的神情,他都想着“快一点,再快一点!”“加把劲,再加把劲!”。

最让他难忘的是8年前的一次抢救。那是一位65岁的男性患者,既往鼻咽癌放化疗多年,因咳嗽20多天,痰难咳出、张口困难、进食困难,造成营养不良,出现烦躁不安、呼吸极困难,血氧饱和度逐渐下降至60%(正常范围是95%100%)。在普通气管插管难以进行、家属拒绝气管切开术的情况下,刘德忠团队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困难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再将患者气管、支气管管腔内的分泌物吸干净。经过一系列操作,患者的呼吸困难得到缓解,血氧饱和度渐升至90%以上,最终脱离危险。

因为意外导致伤害、死亡的例子太多了。因此,刘德忠分享了一句话——“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他建议广大市民多多学习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例如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将其作为一项防身本事,在关键时刻能够自救、救人。

作为一名党龄21年的党员医生,刘德忠始终牢记医护人员的初心使命是救死扶伤。“这与党员的使命担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契合的。一方面,我将继续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理念,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另一方面,我将积极主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多承担一份责任、多付出一点行动。”刘德忠说。

这五位梅州市人民医院的优秀医师,是千千万万白衣战士的缩影。他们在不同的专业领域,以同样的赤诚之心,将鲜红党旗的引领力,转化为守护生命的战斗力。影像诊断的“明察秋毫”、微创手术的精准刀锋、胸痛救治的生死竞速、抗击肿瘤的仁心仁术、急诊前沿的雷霆出击……他们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医者的使命担当,让“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在党旗的辉映下熠熠生辉,为百姓筑起坚不可摧的健康堡垒。

关键词:暂无
梅州市人民医院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线索
举报电话:2205101
邮箱:mzrmyydb@163.com

粤公网安备 441402020000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