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被称为“心血管的癌症”,患者常年胸闷气短,下肢浮肿无力,每天像生活在高原上一样呼吸困难,这类型患者如不规范治疗,会导致预后差、生存率低。
近日,我院党委书记、院长、心血管病中心主任钟志雄教授和心脏瓣膜病中心主任钟炜教授团队为一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实施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此次手术是在厦门心血管病医院王焱院长团队-陈翔教授的指导下进行,是这项中国原创技术上市后全国首批、粤东首例手术。
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 无法完成6分钟步行测试
68岁的凌女士,2022年就因胸闷、气促检查发现是右冠脉-肺动脉瘘引发了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进行右冠脉-肺动脉瘘栓塞术后病情好转出院。今年患者再次出现无明显诱因的胸闷、气促,来到梅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经心脏彩超检查提示为重度肺动脉高压和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出现急性心力衰竭,而且患者在右冠脉-肺动脉瘘栓塞术后,右心明显肥大,肺动脉收缩压估测达到95mmHg,远远超过人体正常值的10mmHg-30mmHg范围。由于病情严重,入院时患者已经无法完成评估肺功能的6分钟步行测试。
钟炜主任首先为患者实施靶向药物治疗,用药一段时间后症状未明显改善,之后详细评估患者病情,征得患者同意后决定为其开展粤东首例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
“点对点”精准消融 微创治疗肺动脉高压
经皮肺动脉去神经术(PADN)是一种全新的、非药物的介入微创手术,通过特定的手术操作,利用射频能量抑制肺动脉交感神经过度激活,降低肺动脉压力,减小肺血管阻力,从而改善心脏和肺功能,使患者长期获益。
在充分术前准备后,手术在钟志雄教授团队的娴熟配合下如期开展,手术成功应用全球首创的PADN肺动脉射频消融导管,对患者肺动脉交感神经消融靶点进行“点对点”精准消融。整个手术过程快速流畅,器械操作便捷,术中各监测指标平稳,术后即可观察到肺血管阻力下降,心输出量升高,预期中远期肺动脉压力、阻力及心输出量将进一步改善。
术后第一天,复查心脏彩超提示,凌女士肺动脉压力已经开始呈现下降趋势,有效降低至77mmHg,较术前降低了19%,心衰指标完全正常。同时,紫绀症状明显减轻,呼吸困难症状也得到大幅改善,6分钟步行顺利完成且测得410米,显示患者心肺功能得到了明显改善。
创新术式为患者带来更多治疗机会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进展性疾病,是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增高,肺血管阻力(PVR)增加,最终导致右心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的恶性肺血管症候群。常表现为呼吸困难、活动耐量降低、胸闷及乏力,后期多进展为右心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目前,肺动脉高压的主要保守治疗手段是靶向药物治疗,但因为患者个体差异,依从性、耐受性等原因,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治疗达标率低。
“在以往,治疗此类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患者除药物治疗外,尚无有效方法。而PADN这一创新突破的治疗手段,将为广大肺高压患者带来更多治疗的机会,而且更加微创、安全。”钟志雄教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