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医院动态>>健康中国
重度贫血老伯输血无效?医生这样解决......
文章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1日 作者:梅州市人民医院

现代医学中,输血已成为拯救生命、治疗疾病以及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大量失血、严重创伤、手术等紧急情况下,输血可以迅速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防止休克和器官功能衰竭,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没有及时输血,许多重病患者可能无法挺过危急关头。

然而,人们过分看重了输血的好处而忽视了输血的风险,输血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仍然存在一些常见问题和风险。

阿伯因病多次输血  体内产生大量抗体

范伯患有冠心病,前段时间来我院住院治疗时发现有重度贫血,因此申请输血并进行了输血前相关检测,包括传染性疾病筛查、不规则抗体、Rh分型检测、相容性配血等均无异常,可那么多天以来,分多次输了8单位红细胞后,效果仍然不明显,有时反而出现血红蛋白下降的情况,最低低至37g/L(正常值为120-160g/L),出现输注无效的现象。

相关检查都做了,可还是出现这种奇怪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临床科室及时与输血科反应患者情况,输血科副主任韩文导立即组织科室人员进行疑难案例讨论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范伯此次住院期间出现不规则抗体阳性,入院时自身红细胞不凝集,吸收放散试验排除自身免疫性抗体,考虑是因多次输血产生了ABO血型系统之外的同种异体抗体。因抗体效价低前几次配血均相合,但因受到异体红细胞的反复抗原刺激后,抗体效价不断升高造成患者输注无效。

专家团队根据患者的情况,重新利用大量献血者血液跟范伯血液进行配型,前后用了70多位献血者的红细胞,最终找到2位与范伯相合的献血者。  

输血科从未见过如此难以寻找相合血液的病例,初步判断在范伯体内,已经产生不止针对一种血型系统的抗体,可能存在多系统的复合抗体,需要进一步鉴定清楚抗体情况,再次抽取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后,发现患者体内的血型抗体类型为“抗-E合并-Jkb合并-M抗体”。

最终,输血科根据抗体类型,按照相应的配血方法,给范伯找到了5.5单位相合的红细胞,输注4单位后,范伯的血红蛋白得到了明显提升,经过系统治疗后顺利出院了。

专家提醒

输血其实质与器官移植相似,属于血液组织移植,因此可能会产生相关的抗体引起溶血、过敏等输血反应,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此外,血液中病毒“窗口期”仍是世界难题,可能血制品中含有的病毒因为“窗口期”而没有被发现,目前的检测技术只能降低这个方面的输血风险,还不能完全消除这种风险。

因此,输血是把双刃剑,如何挥好这把剑,需要临床专家和输血科医技专家的综合评估,把握好“能不输尽量不输,能少输尽量少输”的输血原则。 在接受输血之前,患者也需要对输血的适应症及风险有所了解,权衡利弊。

关键词:暂无
梅州市人民医院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线索
举报电话:2205101
邮箱:mzrmyydb@163.com

粤公网安备 441402020000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