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15岁的小陈同学发现自己的右侧面部看起来“怪怪的”,好像是肿了,但是不痛不痒,以为是胖了,没放心上。后来肿块越来越大,直到近期面部膨大明显,已经影响到颜面部了,于是家长赶紧带小陈来到我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
经过颌面锥形束CT(CBCT)检查,发现小陈右侧下颌骨上有个“大黑洞”,即颌骨囊肿,这究竟是什么导致的呢?
一颗阻生牙导致巨大颌骨囊肿、颜面肿大
我院口腔颌面外科姚麟副主任医师介绍,小陈的右侧下颌骨角部埋伏有一颗阻生牙牙冠及牙胚,这只牙导致了巨大下颌骨囊肿,让他的颜面肿大。如不处理囊肿还会继续增大,骨质也会进一步受损害,变得越来越薄,甚至引起病理性骨折,囊肿需要彻底清除,以免复发。
以往对于颌骨囊肿,方案一是采取颌骨囊肿刮治术,在骨头上开个洞,把里面的囊肿挖出来;方案二是颌骨囊肿开窗引流术,开个洞引流,像给气球放气一样,让囊肿缓慢变小。
但这两种方式对于巨大的下颌骨囊性病变都存在短板,囊肿太大,颌骨囊肿刮治术手术切口也大,下颌骨去除多,而且口腔内操作空间狭小、存在视野盲区等不利因素,囊壁残留复发、下牙槽神经受损、下颌骨病理性骨折的风险也非常大。而颌骨囊肿开窗引流术过程用时则较长,通常要1年半-2年时间,而且大多需行二次手术刮治缩小的囊腔。
有没有新的治疗方案可以实现两全其美?
创新术式精准刮治颌骨囊肿,创伤更小
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曾威立即组织科内讨论,根据患者情况,充分评估后决定创新性地应用内窥镜微创手术,在内窥镜良好视野的辅助下为患者实施巨大下颌骨囊肿刮治术。
手术由姚麟副主任医师团队完成,术中利用0度内镜和70度内窥镜的优势,保障医生有充分的手术视野,能够对囊腔的各个边界进行彻底刮治,不留死角;同时能更准确地定位并保护下牙槽神经。得益于内镜辅助,可减少颌骨开窗的大小,可将软组织和骨组织切口缩小,减少手术创伤,让患者更快恢复。
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术后康复良好,仅口内存在切口,病灶区牙齿也得以保留。患者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顺利出院。术后半年复查,右下颌骨成骨良好,右下第二磨牙发育良好,无下牙槽神经损伤症状。
专家提醒,口腔颌骨的疾病前期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主要靠影像学发现,所以广大市民朋友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尽早发现和阻止颌骨骨质的破坏。一经发现,务必及时到正规医院相关科室,如口腔颌面外科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我院口腔医学中心是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口腔颌面外科在保持原有优势技术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为口腔颌骨疾病患者制定更优的治疗方案。